什麼樣的小孩必須參加「大能力」活動〈1〉?
「這不是肯德基」先生v.s.「我一定要」先生!
http://www.peopo.org/portal.php?op=viewPost&articleId=53672
「這不是肯德基」先生的行為表現:
只要是提案討論去那裡玩,他一定是KTV,如果表決輸了,
下一步一定是在地上打滾,大哭大喊!
這時候我們不禁擔心─「寶貝」15年後怎麼在社會上生存?
有可能原因─主要照顧者過度保護&個性「堅持度」太高!
解決方案─2個月「暑期大能力」密集訓練&年度48周「假日大能力」。
具體成果─尊重民主、尊重他人;自己喊出「人人為我、我為人人」口號!
「我一定要」先生的行為表現:
決定去那裡玩後,不管刮風下雨,不容改變,只會喊「我一定要、我一定要!」
下課時間到了,不管在那裡,活動結束了沒,就一定要馬上離開回家!
這時候我們不禁擔心─「寶貝」15年後怎麼在社會上生存?
有可能原因─家庭情境&個性「規律性」太高!
解決方案─2個月「暑期大能力」密集訓練&年度48周「假日大能力」。
具體成果─有了B計劃概念;自己喊出「計劃趕不上變化」口號!
一般定點營隊,沒有情境變化,要設計教案會有困難度!
一般課程,老師不了解學生個別差異,一視同仁,
而家長也會把才藝與知識看得比「生存能力」還重要,
所以我敢保證,這2位先生如果參加其他坊間課程或營隊,
一定會被歸類在「破壞份子」中,如果持續在負面情境中學習,
很快就會有「不想學」的念頭,那就不僅浪費錢還衍生出更多問題呢!
感謝家長的支持,讓我們成為教育夥伴,一起幫助您家寶貝!
寶貝如果有類似問題的家長,歡迎來電,請洽秘書長徐懷謙0952-284-138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