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文章摘自於: 媽媽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師

作者: 親子教養專家---張兵 

標題 分享,懂得給予的孩子會收穫更多

 

文章內容:

   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著名的糖果試驗,這個試驗是針對2293~8歲的瑞士兒童進行的,一共有3輪。在這3輪試驗中,每個孩子會被要求看一張孩子的照片,然後,他會被要求分享糖果給照片中的孩子,但分配的主動權在孩子自己。

        第一輪試驗中,每個孩子要分的糖果為一份;第二輪試驗中,每個孩子要分的糖果有三份;第三輪試驗中,每個孩子要分的糖果有兩份。

        試驗結束後,研究人員發現,3~6歲孩子的「利己」傾向很明顯,他們才不管別人的利益,而7~8歲的孩子就會顧及到別人的利益,他們會把糖果的一半分給另一個孩子,不過他們不會願意自己的糖果比別的孩子的糖果少。

        所以,我們看到大多數處於3~6歲之間的孩子,打架往往都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,比如:自己的玩具被別人搶走、自己的食物被別人拿走…。但當他們長大一點,到了7~8歲的時候,就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給別人吃,或者玩了,這就是孩子分享意識的體現。從這個試驗的結果可以知道,7~8歲的大孩子讓給3~4歲的小孩子玩具或者零食是比較正常的,但是如果讓一個3~4歲的孩子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別人,那麼就不合常理了。

  很少有孩子天生就會表現出分享意識,而一個小孩子是不是具有分享意識,主要影響因素來自兩個方面,其一是「基因」,其二是「社會文化」。因為基因很難改變,所以,培養一個孩子的分享意識,大多是從社會文化來引導。

  在社會上一個吝嗇自私的人,往往很難得到認同和幫助,而一個慷慨大方的人則容易使人認同、喜愛和幫助,所以,相較吝嗇的人,慷慨的人大多生活美滿得多。不過,當孩子長大之後再培養分享意識就比較晚了,這時,孩子的習慣基本上已經形成了,所以讓一個孩子從小學會分享,相對來說要容易得多。

  在適當的年齡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是很重要的。大多數孩子的分享意識在7~8歲才出現,所以,對於那些年紀太小的孩子,比如不滿3歲,要他們把自己的東西讓給別人是很不切實際的,這時候強迫孩子把東西拿給別人,會影響孩子的社會性發展,甚至還會產生心理焦慮。

  孩子的分享教育可以從4歲開始。當然,孩子最出可能並不願意把自己的東拿給別人,爸媽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沒有面子而強迫和責罵孩子,這會使孩子產生反抗心理,當然,也許你的孩子很聽話,當你要求他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時,他會很主動,但這時如果你總是:「還給你,我是逗你玩的啦!」這樣會讓孩子的分享意識變形,誤以為自己的東西就要原封不動的還給自己,以後當他發現,自己給別人東西,別人接受了,他就會很難接受,進而大哭大鬧,所以,千萬不要用這些玩笑話逗弄孩子。

  

 

  

孩子願意分享是每個為人父母願意看見的美好行為,因此及時的讚美可以強化他們的分享行為。但是,孩子有個別差異,隨著情境的影響也將形塑出不同的人格特質。

我們在接觸不同典型的家長的同時,其實也常發現因為孩子將東西分享他人時,遭到父母的責罵,導致孩子也變得較為吝嗇。

所以,想要孩子養成分享意識,爸爸、媽媽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台灣適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